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敘事力計畫目標
by 邱雲翔, 2016-10-02 17:44, 人氣(1864)
  經過一年的執行,在確實可行的情況下,本期計畫名稱及其目標精神並未改變,一樣是「技 職體系中說理達情分組報告敘事力養成計畫」是通識心專業力、熱情力溝通力、創意心表達力、 利他心實踐力,維持四心四力,課程方面仍然是從內力和外功強化:內力--熱情力、溝通力;外 功—短講力、簡報力。希望工科同學能「說理」把專業知識說得清楚有脈絡;能「達情」適切 表達自己的情感;能在團隊合作氛圍下,完成大學最常有的分組報告。

  在大學時,若能培養強化同學分組報告的能力,將來就業受用無窮。團隊合作不是就要把 課程目標,學習雷達圖架出來,就見成效的。引導同學認知團隊的重要,表達的重要,引發自 學精神,才是重點。本計畫所要達成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希望透過授課教師、社群教師、專 家講師、共學小組、自學社群,引領同學們學習口語表達專業知識,重視團隊合作精神的路徑。

(一)通識心專業力
  通識心在培養同學看待世界的廣度,專業力則是培育同學處理事情的深度,兩種能力缺一 不可。專業科目教師和通識中心教師能先跨學科合作,對同學的學習會有帶頭作用,鼓勵同學 具備通識心專業力。依照上期經驗,同學還蠻喜歡看老師們的對談,本計畫第二期計畫班級保 留前一期林聰益老師工程倫理與社會和駱育萱老師電影文學為控制組,主題仍是環境與能源, 另外上學期加進謝銘原老師的智慧型機器人學和馬美娟老師的文學與生活,共學主題是機器 人;下學期則是余兆棠老師的無線通訊與網路概論加彭易璟老師的情緒與壓力管理,共學主題 是訊情記--記錄情緒訊號。

  此次計畫加入兩位優秀專業教師:謝銘原,目前為南臺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兼副系主 任,同時也兼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謝教授的專長包括智慧型機器人學、數位影像處理、訊號與 系統、智慧型系統等課程。余兆棠,目前為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兼副系主任,余教授的 專長包括通訊系統、無線通訊與網路、數位訊號處理等領域。教授數位訊號處理、信號與系統、 行動無線通訊與應用等課程。四度榮獲南臺科技大學校級教學特優獎。相信這次計畫在更多專業 教師的合作下,應該有更多的火花,同學可以感染到更多跨領域學習的樂趣。

(二)熱情心溝通力
  由於本校是科技大學,工程科系佔學生人數一半,思考對於工科同學來說最需要具備的敘 事力是什麼?就是說理和達情的能力。由於大學四年許多課程都有分組報告的形式,本計畫由 此著力,希望同學能培養小組團隊精神,同心同力地完成報告。

  那麼如何才能同心同力呢?學習的動機要靠熱情力點燃,團隊動力也是來自於人與人之間 的熱情,有了想連結的熱情,才有團隊動力;要有發揮自己天賦的熱情,投入有興趣的事物, 認真專注最美。引導同學放下過去不美好的分組報告經驗,這次持開放心態試試能不能開啟新 的經驗。

  許多工科同學有不錯的技術,但與他人互動能力則有加強的空間,或許因為多半是男生, 在溝通模式上相對於其他學院同學來說,比較直接。熱情激發之後,小組團隊運作最關鍵的部 份就是溝通的能力。李亦欣心理師強調溝通的模式有任務型和人際型;分組報告就是從任務到人 際的一種型態,新一期計畫中彭易璟老師與余兆棠老師將情緒轉換成訊號,收集同學的溝通模 式,運用薩提爾有效的溝通模式,成立情緒網路平台,將有助於計畫班同學的團隊溝通。強化 小組團隊合作的熱情心與溝通力是內力的培訓,因為深刻明白在面對面的溝通中,依靠言語傳 達的不到 35%,其餘大部分的溝通是靠其他形式,例如語調、表情和眼神、姿勢、碰觸等。(喜 歡= 7%言語+38%聲調+55 %表情),所以熱情力加溝通力是內力,更顯重要。

(三)創意心表達力
  前期計畫在分組報告時,就要求同學是同組每個成員都要報告,改變以往只有一人擔綱的 報告型態,舉「從心靈勇氣看環境能源議題」共學報告為例,七分鐘的報告內,三位電影與文 學的同學,三位工程倫理與社會的同學,分配電影大要、人物分析、故事意義、從工程風險看 天然氣,每位同學僅有一分鐘的時間要掌握要點,換場明確,才能使整組報告流暢。另外有加 分機制是由工程同學報告故事意義,電影同學報告工程風險,這就得在報告前,內行人要教會外行人,上台能達成加分目標,實屬不易。

  此規劃參考台大葉丙成教授要求修課同學必須講給國小生聽,讓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所以此次我們一樣用換班或加班評分的方式,讓修課同學能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專業 知識,不僅由授課教師和修課同學評分,同時也將讓另一班不同課程共學的同學參與報告評分。 因此規劃兩班合一的共學機制,一樣是本次執行計畫重要項目,成立網路讀書會並於期中考前後各召開一次討論會。

  表達力的部份則是依承上期計畫,除了短講力的講座之外,將針對各班精英同學,每學期 各舉辦短講能力及簡報能力的工作坊,每次工作坊將是四~六小時,精英同學受訓後,將回到各 小組去帶動其他小組成員敘事能力的共學機制。

(四)利他心實踐力

  利他是此次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計畫最主要的核心精神,丹尼爾·巴特森(C. Daniel Batson) 支持有純粹的利他精神,他認為我們對身處困境當中的人感同身受時,便會產生真正無私的給 予行為,對方越需要幫助,或我們對他們的情感越深,所引發的同理心就越強烈。本計畫之利 他精神層次有三:
  1. 分組團隊合作講求提昇組員共同能力,而非以個人表現為主。
  2. 各門課程目標本身就具有利他精神,可詳見附表五各門課網:
    (1) 情緒與壓力管理+無線通訊與網路概論:共構「訊情記」當我們同愛一起」的意義,借位 支持兩性關係觀點的移動、置換與重新定位,創造和諧自信的兩性關係,並傳遞相關專業知能。
    (2) 文學與生活+智慧型機器人學:讓「服務型機器人」為家人分憂解勞:親子間的相處與照 顧原是他人無可取代的,但是現今家庭時常遭遇「少子」、「獨居」、「病苦」等難題,家人 之間的相互照顧亟需「人手」,才能讓「照顧者」獲得喘息。臺大電機系羅仁權教授呼籲 政府有必要創立「國際機器人大學」,開發「服務型機器人」,涵蓋居家協助機器人、年長 者協助機器人、小孩陪伴機器人等。文學對於人的「身心樣態」與生活情境多有精確、深 入的觀察與敘述,因此對於「服務型機器人」的設計來說,可以協助他們細膩地釐清「需 求確認」,這對於「設計團隊」而言,相當重要。屆時,這種智慧、靈巧、技術性的服務, 將非常符合大學的基本要素和世界發展趨勢。如果能成功,這樣的「利他」構想,其場域 已深入每一「家庭」。
    (3) 電影與文學+工程‧倫理與社會:運用專業知能實踐於社會,達到知識與社會之良性互動, 並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之概念、想法或行動,予以再現或表達。共學分組得提出一符合 「打造幸福南臺校園環境」的工程的設計或規畫,解決、改善社會或社區的現存問題。
  3. 實踐力:
    (1) 鼓勵計畫班級同學能將小組報告依各班報告主題,分成環境能源、情緒訊號、服務型機器人等三大主軸,錄製成影片,放在 YOUTUBE 上供公益下載觀看。
    (2) 上下學期皆舉辦一次期末海報分組報告競賽成果展,優良團隊將輔導參加校內築夢逐夢 計畫以及口頭報告競賽。此外這次謝銘原教授的加入,將輔導計畫班級遴選出的優良團 隊利用寒暑假,爭取社團經費,安排到國中小以及社區去做說明推廣,宣導有關環境能源、情緒訊號、服務型機器人等相關知識。
  實踐場域一直是計畫所關注的,所幸虛擬網路也是可以認同實踐場域,本期計畫仍維持不採行直接的校外融滲式服務學習的方式,而回歸到南臺校園本身。如服務型機器人在強調家庭 的場域,訊號情緒則在創建南臺人的情緒平台,打造幸福環境則針對南臺污染源和南臺人幸福 行動實驗,強化同學對本身環境的認同。第二步才是指導績優團隊,進行培訓實踐校外利他活 動,如到國中小及社區宣傳或演出。另外也將積極指導優良團隊參與本校築夢逐夢計畫。由於 本校通識中心和教學發展中心合辦的築夢逐夢今年已是第四屆,同學可透過提案實踐其夢想, 同時還可抵免通識三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