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2017.01/19-20-禹潔
by 李心慈, 2017-04-11 15:28, 人氣(834)




研習心得:

 

此次的研習以吳晟老師的演講作為開場,能親自看到課本選文中的作者讓我在啟程前就非常興奮。吳晟老師以大樹做為整場演講的主軸,從哪一時期台灣的樹被最大量砍伐到決定開始種樹並建立純園,從老師講述的過程中,完全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臺灣的羈絆有多深,對於臺灣的擔憂有多少,他不僅從以作品為環境發聲,更以實際行動來為環境出一份力。反觀自己,常常對現在的環境有所批評,卻很少去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接下來麥可的演講,讓我對於「做」這一件事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一個作業讓他們走入土溝村,進而留下長住了十二年。聽完麥可的分享後,讓我有了這樣的體悟,在人生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是偶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它會讓人生起了怎樣的化學變化,不把事情分大分小,只要想著努力完成每件事,把握每個被賦予的責任。

兩天的走踏,我們到了古坑慈心的有機農場與後壁的土溝農村美術館,在慈心農場我聽到陳明泉老師從土地開發的商人到有機農場主人心境上的改變,在他帶我們參觀農場的過程,看見他對於農場中的一草一木和每一隻動物的愛,都令人為之動容,那種感情不是人對於萬物的上對下,而是像人與人之間的羈絆。隔天我們南下到土溝農村美術館參觀,一路上我看到了與土溝村融為一體的美術館,村里的一景一物都成了藝術品的主要概念,而不是只是生硬地放入許多的藝術品,土溝與美術館成為了不可分割的存在。在這裡,我看見了在地化,看見青年返鄉的力量,除了返鄉務農以外的許多可能,更看見了原來其實我們可以很不一樣,築夢是一個很美的詞,但其實過程很艱辛,但唯有踏出那一步,才有可能完成那一個很美的夢。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其實一直很害怕承擔責任與接受挑戰,總是還沒有開始做,我就開始想如果做不好怎麼辦,擔心會被罵等各種負面的結局。在中途加入計畫TA的我一直擔心自己會做不好,那種徬徨就彷彿走在鋼索上,但參加這次研習聽到這麼多老師的分享後,我發現自己似乎有點不一樣了,心裡好像踏實多了,我不再那麼擔心自己是否會掉下去,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找回平衡,只想努力地完成這趟鋼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