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100-1)科技、倫理與社會課程大綱與評量方式
by 林恭賢, 2012-03-29 13:50, 人氣(1144)
評分方式: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平時成績

50%

小組討論表現、平時課堂表現、參
與本課程網頁中討論區的發言內容及次數、出缺席及教學回饋表

期中成績

25%

 環境爭議或災難之在場或媒體報導之觀察心得報告

期末成績

25%

鹽水溪水質調查及服務學習心得書面報告佔25


課程大綱:

課程概述

本課程強調方法的應用與案例的討論,發展重點在於培養工學院學生在學習「工程專業知識」中,融入「倫理與社會」觀念與意識,使學生成為具有倫理素養、社會責任與開創人類福祉的優秀科技人才

課程目標

1、反省科學的本質和科技的應用:主要希望學生了解科學技術是由有限的人所設計、操作技術的是有限的人與自然力量的不可預測,因而科學技術不是絕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或能保證絕對的安全。藉由核能技術、石化工業、電腦產業、農藥化肥等等技術產生危害的例子,探討科技應用的兩面性,讓學生未來在研發及所生產的產品上,能謹慎考量可能導致的後果(風險評估)。
2
、探討媒體在環境災害與產業投資問題上,所應扮演的角色及公民參與形式的討論,讓學生對媒體的報導具有查證、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3
、反省科技工業與浪費的消費習慣,導致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溫室效應的產生,人類與地球所有生命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與美感的消失。藉由環境倫理學家各理論及相關國際公約的探討,讓學生反思人類社會發展模式,記取傳統發展模式的經驗與教訓,從實際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活動,過著較少消費的簡單生活,也能負起世代間的責任,體現人與自然環境關係的和諧,回復自然生態之美,回復有情有義的美好世界,而非只是冰冷的技術世界。

就業力培養目標

 

校指標

1

2

3

4

5

6

7

8

9

10

 

專業知識

實務技能

資訊能力

整合創新

外語能力

熱誠抗壓

表達溝通

敬業合群

人文素養

服務關懷

 

10%

10%

10%

20%

10%

10%

10%

10%

10%

0%

 

系指標

1

3

2

4

6

9

7

5

8

10

11

 

工程知識

實務能力

資訊能力

協調整合

辨識構思

外語能力

計畫負責

報告溝通

職業倫理

社會人文

服務合作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0%

課程大綱

中文大綱 :
1.
工程倫理導論
2.
專業與倫理守則
3.
瞭解倫理問題
4.
倫理問題的解決技巧
5.
風險安全與意外
6.
工程師的權利與責任
7.
科學研究與實驗的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