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課程進度
by 林泓樟, 2013-02-27 12:42, 人氣(1513)

週次

課程內容

討論與作業

課程說明

 

228放假

 

台南生活好望角

【第一次協同教學】:郭俊麟老師

從虛幻到真實:台灣的多元景觀

郭力昕:〈錯置的旅行〉

【第一次小組討論】

郭力昕在〈錯置的旅行〉一文中,從哪些角度觀察台灣?

【第一次學習單】

我的好望角地圖

歷史書寫的感性與理性

【第二次協同教學】:陳能治老師

從清領到日治:府城的人文空間

1.     葉石濤:〈傀儡巷與關三姑〉

2.     張錯:〈古都〉

【第二次學習單】

〈傀儡巷與關三姑〉的好望角地圖

城市意象—紀錄觀點

【第三次協同教學】:黃瓊儀老師

【第二次小組討論】

現在的台南街巷有什麼特色?

 

從水城到陸城:台北的風貌變遷

1.     舒國治:〈水城台北〉

2.     鄭愁予:〈俯拾〉

【第三次小組討論】

〈水城台北〉這篇散文和〈俯拾〉這首詩分別用什麼方式書寫台北?

清明節放假

 

從過去到現在:城市的鄉愁滋味

1.     羊子喬:〈七年代府城追思錄〉

2.     朵思:〈嘉義共和路印象〉

 

【第四次小組討論】

回得了的街道,回不了的過去,時空交織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景物如何觸動作者的鄉愁?

【第三次學習單】

〈七年代府城追思錄〉的好望角地圖

期中分組報告

 

城市中的個人生命史

1.     侯季然:〈37路通往童年〉

2.     楊索:〈回頭張望〉

【第五次小組討論】

比較〈37路通往童年〉和〈回頭張望〉這兩篇文章,如何透過童稚的眼睛回顧成長過程的掙扎與悲傷。

【第一次實作】

散文:好望角速寫

十一

城市中的感官與感受

1.     蘇紹連:〈行道樹:黃槐〉

2.     蔡珠兒:〈樹殤〉

【第六次小組討論】

談談生命中記憶深刻的樹

十二

城市中的複製與拼貼

1.     陳黎:〈小城〉

2.     代橘:〈竹風采景五首〉

【第七次小組討論】

1. 〈小城〉這首詩的創意,引發了你哪些靈感?

2.    對比強烈的場景拼貼在一起,對讀者可以產生何種感受?

【第二次實作】

極短篇:一個關於好望角的故事

十三

城市的印象與意象

1.     鍾怡雯:〈中壢之味〉

2.     楊牧:〈台南古榕〉

【第八次小組討論】

鍾怡雯在〈中壢之味〉中如何觀察庶民生活,並化「日常」為「非常」,成為說故事高手?

十四

城市的環境與心境

1.     商禽:〈平交道〉

2.     焦桐:〈我的愛河〉

【第九次小組討論】

如何青春?怎樣愛河?

【第三次實作】

現代詩:好望角

十五

城市的框架與超越

1.     羅門:〈都市‧方形的存在〉

2.     林燿德:〈交通問題〉

【第十次小組討論】

「方形」可以運用作為哪些隱喻?

十六

專題演講

 

十七

期末成果發表

 

十八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