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碳捕捉產值及碳權買賣逾兆美元
by 楊劍豐, 2011-11-10 13:57, 人氣(1223)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日電)工研院與台泥公司簽署「推動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商業化運轉」合作意向書。工研院表示,全球碳捕捉產值和碳權買賣逾兆美元,台泥有3個大陸水泥廠進入國際碳權認證階段。

二氧化碳排放被國際公認是造成暖化的元兇之一,工研院表示,國際能源總署(IEA)將碳捕捉及封存技術列為2050年全球最有效的減碳技術之一,並預估減碳量可達核能的三倍,與所有再生能源的減碳總和差不多,多年來有許多國家投入鉅資進行技術開發,不過目前成本仍然偏高。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童遷祥表示,國際間各種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的成本逾每公噸45美元;捕獲過程要額外消耗電廠能量20%至30%;但工研院的自有專利,以及中科院院士范良士的專利加持,初步可將捕獲耗能降至12%,捕獲成本降至每公噸26美元以下。

童遷祥指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430億公噸,若碳捕捉和封存技術可以捕捉20%的量,以每公噸成本25美元計算,產值已達數千億美元,因此最快達到碳捕捉能量的方法就是和燃煤電廠合作,可以減少燃煤電廠9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台泥公司副總經理呂克甫表示,台泥董事長辜成允非常明確的支持研發這項技術,並認為將來有一定的商機,初期除可用在台泥花蓮和平水泥廠外,未來獲取最佳運轉模式後,可運用於台泥旗下在大陸的各水泥廠。

呂克甫指出,台泥在大陸廣東省英德水泥廠、廣西貴港水泥廠、江蘇句容水泥廠等,已先行利用餘熱發電技術將節省的電力,轉化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碳權」,目前已進入VCS國際碳權認證階段。

台泥公司和工研院合作的碳捕捉封存技術主要是採取「鈣循環捕獲技術」,也就是以天然石灰石所含碳酸鈣(CaCO3),先經過攝氏850度到900度高溫鍛燒成石灰(CaO);石灰再與工業排氣(如電業、水泥業、鋼鐵業)中的二氧化碳,於攝氏600度到650度反應結合成碳酸鈣,再送入鍛燒爐再生石灰。

經過循環數次之後,二氧化碳在循環製程中不斷被釋放,並同時經由收集及壓縮後封存與再利用,而活性降低的石灰就成了最終水泥產品;經實驗顯示,捕獲二氧化碳的效率可達95%以上。1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