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電商二甲 4A255062 蔡佳俊 ( 第七週學習成果確認(張鉯雯組))
1樓
日本帝國統治時期,對臺灣的地方建設有很大的貢獻,日本統治時期建設的建築,很多都留到至今還在使用,
我覺得是 「利大於弊」

利:
1建築物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現在的總統府了,森山松之助在臺期間擔任總督府的營繕課技師,也主導許多公共建設的設計,像是現今的臺北賓館、臺南州廳和國史館。

2日治時期的教育體制分為:小學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因為日治時期的衛生環境不是那麼好,在中等教育以上學校,設有「臺灣總督府醫學院」,以補足日本醫生的缺乏

3臺灣鐵路的鐵道部成立於日治時期的1899年,成立之後,便積極研究開發鐵路造設,在1908年完成了西部縱貫線的全線貫通,由南到北的時間就可以省下很多。

4嘉南大圳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使得中南部的農地有足夠良好水源可以使用,奠定了日後農作物的成功發展。

5治定保甲制度,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保甲制度採連坐法,只要某個保甲中的某個人犯了什麼錯,該保甲中的人 都需負連帶責任,所以當時候的社會治安很好,沒有人敢犯罪。

弊:
1日台共學制度中的初等教育,日本小孩就讀「小學校」,臺人就讀「公學校」,原住民就讀「番人公學校」,公學校內教授日語及日本生活知識,徹底執行殖民政策。

2皇民化時期,加強政治的控制,見到長官要跪下磕頭行禮,彰顯出台灣人民在日本帝國控制下的卑微。

3殖民統治後期,為了配合日人戰爭要求,將臺灣人民以年齡、性別,做為青年團的一份子,肩負社會責任。

4戰爭時期的部分婦女,被抓去當「慰安婦」,慰勞日軍,因為當時候的女性地位很低,並不像現在這樣,這是我覺得最不人道的事情。

5為了開墾樟腦獲取更大的利益,不當的砍伐原住民的土地,以武力的方式迫使原住民退讓,也就是當時的「霧社事件」。
2樓
寫的很用心,值得嘉獎~

尤其弊大於利的幾點可以作為本組辯論賽的論述基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