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錢」進藝術勿盲從 美學素養扎根
by 胡惟評, 2012-04-09 11:25, 人氣(1134)

「錢」進藝術勿盲從 美學素養扎根

【中央社╱台北7日電】

藝術市場觀察者李政勇從藝術投資獲利做為創業資金,建立台灣第1 家藝術顧問公司。他認為,藝術投資勿盲從,應從培養美學素養開始,提升藝術品鑑賞能力,可將風險降到最低。

 

李政勇是桃園人,出身正統美術及設計科班,但真正讓他迷戀藝術,是到台北念大學時期,在多元的大城市,李政勇接觸到其他藝術領域,喜歡到音樂廳聆聽現場音樂演奏,到美術館及博物館看來自世界各地的展覽品,藝術電影則是他大學時期的最愛。

 

大學畢業後,李政勇曾當過5 年設計師,常為配合客戶的商業考量,無法充分發揮想法及創意;他體悟若要改善這個問題,唯有從教育著手,提升美的素養,因此在30歲那年,他重回校園專攻藝術史,以基礎理論扎根。

 

研究所畢業後,李政勇服務於中環美術館,在藝術行政、管理、收藏、拍賣,累積實務經驗。他樂於分享藝術見解,定期在雜誌撰寫藝術專欄;並擔任亞洲當代藝術展的策展人,在引進國外新興藝術家的同時,也嘗試將台灣藝術家的創作推向國際。

 

2010年,李政勇40歲創立國內首家藝術顧問公司,提供藝術收藏專案規畫、藝術投資諮詢、藝術與市場教育課程;主要服務對象為企業美術館、基金會及私人收藏家,目的是想藉由美學教育,打造一流收藏家,從而改變藝術市場。

 

李政勇回想,2007年東南亞藝術市場還未興起,他在印尼藝術家沙普查尚未成名時,獨具慧眼買下1 件畫作「SiSi」,直到2010年創業時需要資金,因而脫手獲利,也印證他對藝術投資的精準判斷力。

 

「不能碰自己不懂的東西」,李政勇謹守自己的投資原則。他指出,很多人將投資方向從股票、房地產,轉向藝術投資;但本身接觸藝術的時間極短,又缺乏美學教育,跟著現行市場盲目買賣,容易成為藝術市場的羔羊。

 

尤其中國市場崛起後,當代藝術的炒作趨於高峰,高價哄抬的藝術品,成為許多人賺錢的捷徑;然而,金融海嘯後,沒有達到一定藝術價值的炒作品,禁不起市場考驗,多數成為滯銷品。

 

對有心想要從事藝術投資的人,李政勇建議,藝術投資的步驟首先為藝術欣賞,其次為藝術收藏,最後才是藝術投資,新手不宜貿然投入,可先從藝術欣賞著手,循序漸進;例如參觀展覽、多閱讀藝術書籍與雜誌,都是重要的訊息來源。

 

想培養評鑑藝術家與欣賞藝術品的功力,可先以個人少部分的資產,從一手市場(畫廊)收藏欣賞的藝術家和極具潛力的作品;等練就相當的實務經驗,以及具備藝術價值與市場價格的精準判斷力後,再衡量預算與時機投入拍賣會,如此可將風險降到最低。

 

李政勇說,唯有好的收藏家才能改變藝術市場的生態;好的收藏家了解藝術史脈絡,發展出獨特個人品味的鑑賞與投資哲學,也能在美學品味與投資獲利達到平衡與完美。

 

他也分享自己的藝術投資觀,1件藝術品存放5到10年稱為收藏,在3年內買進、脫手則稱為投資;至於,藝術收藏與投資比率的設定,視個人條件調整。例如他會分配3成資金,購買欣賞的藝術品收藏,其他7成則考量投資效益。

 

李政勇的工作和生活一直都離不開最喜歡的藝術,從藝術中獲得養分,啟發創作的能量、找到人生方向。生活上,他熱愛獨自旅行,包括從自行規劃旅程到踏上旅途,都可能需要應變不可預期的事件;透過旅行開拓視野,可獲得不同的人生體悟,這也與他的座右銘「人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不要頭角崢嶸」相呼應。

 

2011/01/07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