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那一片消失的記憶拼圖,被內心的脆弱埋葬了,不願面對更不願去談,原來,創傷的痛苦,可以徹底抹去一個人的記憶。而那段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也因為那段選擇性的遺忘,改變了王浩威醫師的一生,他害怕自卑更甚至憎恨,這些都是他改變的因子,最後他重組了生命中支離的拼圖,與父親、與那年17歲還在學習的自己和解。
從王醫師身上我找到許多共通點,對於父親,從慈愛、無語、不解、甚至憎恨,對於一個無力的孩子無從選擇,也無法介入改變,只能獨自掙扎替自己圓一個合適的解答,這就是命,你永遠不會想讓人知道你的脆弱,所以才把不願面對的事遺忘,埋藏心底。
我還在學習。
「自覺像上流人物,對父母引以為恥,這就是青少年的自傲與自卑吧!」也許自己和別人所注意到的不一樣,比起王浩威所寫的立志語句,更吸引我的是這種對父母不能諒解的心情。看完這篇文章,也許是記者的輕描淡寫,未寫出王浩威的內心恐慌,或是自己未親身經歷,王浩威的爸媽雖然欠了許多債,但王浩威並沒有真正吃到苦頭,他依然在求學路上平穩的走,自己其實找不到王浩威憤怒與怨恨的理由。
雖然如此,但是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句話解釋現下很多小孩與父母間之衝突。
現在的父母讓我們衣食無慮,反而造成不太懂得感恩的心情,
小時候總會和別人的爸媽比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好,產生某些時候的自卑心理,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真正對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只有父母。
自傲和自卑其實只有一念之隔,若能感恩每個屬於自己的父母都一定有讓自己自傲的地方。
就個人覺得,其實王浩威的自尊心太強了,才導致如此
在每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不快樂的回憶。
看完王浩威醫師的分享,讓我更加懂得珍惜與家人的緣分,別讓自己活在記恨中,使彼此後悔。
過去的王浩威醫師,是多麼不快樂,但後來因為他放下來,所以讓他自己的生活活的更多采多姿。
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好多好多,選擇放下,才會讓自己自由。
人,不能總是活在負面的生活裡,未來的生活也許我們無法預知,但是....也可以靠著自己去揮霍自己的人生。
家人的情感是永遠切不斷的,即使多恨,心中還是很在乎,勇敢面對自己的心,別讓後悔找向於你。
「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他寫著:「我想告訴您:放心,一切傷口都已結疤為美麗的圖騰,成為我自己力量的來源。……我將這一切寫下來,在心中默唸,相信在世界另一端的您,一定可以透過風的朗誦,清楚聽到我的聲音:謝謝您!」他也告訴自己,「減少那一切不必要的罪惡感和憤怒。當然,這不太容易,我自己也還在學習……。」
※他所寫的這些話,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感動。人永遠都在不斷的學習,因為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快樂、也擁有更多的自信面對未來的人生。「犯錯」「自卑」並不丟臉,丟臉的是......你將自己封閉,而選擇墮落一輩子。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很多人對於自己所不喜歡的人事物總是避之唯恐不及,選擇當作沒這一回事,
但當你放下成見,試著去理解你所逃避的那些種種,
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問題存在,這一切取決於你自己本身是否願意去深入理解。
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每個人往往都會對某些事情印象特別深刻,記憶猶新,
甚至於很多人會用照片來記錄生活中美好的點點滴滴;
但對於一些事物卻選擇遺忘,尤其是不好的回憶,總是刻意不去提起與回想,
漸漸的到最後只會記得有個不舒服的過去,卻壓根想不起來是什麼事情了,
但其實應該要敞開心胸,勇敢的去面對,這樣對你才是好的!
「我爸命滿苦的,就是一個悲劇,他的人生可以更好的,可惜一切命運都跟他作對。」
原本有升遷機會的父親,因為年少時的經驗讓他無法順的當上主任,又後來的一場車禍造成身體上缺陷,讓父親陷入自卑絕望的情緒沼澤裡無法自拔,最後只能自怨自艾日復一日過日子。
「他們是那麼的完美;等我開始可以判斷時,他們卻變得那麼不堪。我沒有辦法找到中間地帶。」
父母親過去都是知識分子,有著高等學歷與完美人生,造就作者完美主義的個性,命運的安排形成與現在巨大落差,這落差讓完美主義者無法接受,開始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出現,現實生活的殘酷是他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最後用逃避來避開它是最快的方法,但是這自卑的種子其實已經深埋在作者內心深處。
「不想讓對方知道我家是誰,不能讓對方進到我的世界裡,」
作者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他恨父親自怨自艾、恨這個家不是光鮮亮麗,他其實並不喜歡自己也恨自己不夠完美,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愛任何人,包括他的家人、朋友,也沒有辦法真的打開心胸讓愛人真的了解自己、自己的過去,總之就是失去愛人的這項能力。
被遺忘的往往就是生命中我們最不想去面對的事,但是記憶並不會被抹滅,它會像被收到櫃子的最底層深處,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其實它是會一直影響你的抉擇、想法 最後改變生命旅程; 之所以榮格大師會認為「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因該就是這個原因吧!如果無法面對這些記憶,可能一直陷在沼澤中,無法找到出口。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一直在學習,犯錯更是常事,不要只會看到別人不風光的一面進而選擇疏離,甚至刻意遺忘,你從不知道他們是多努力的要向看不起他們的人證明自己。
也許作者厭惡自己的無能為力和大環境下的不景氣,可是逃避的行為只會更加強自己的厭惡而已。他可以試著與父母認真的談談,「理解,就是一種和解」很多負面情緒增長就是在於不理解,只要試著瞭解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就會更懂得要以何種方式回應,之間的關係也許就不會那麼緊繃,也就可以用為對方著想的心裡來組織這個家。
佳琪和唯哲都有提到,被我們所遺忘的事物,或許是自我保護的機制,也是成長的契機。這是個很棒的觀點,創傷就是通往療癒的開始,雖然被壓抑了下來,但已經在潛意識埋下成長的種子!
回應彥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不願開口提起的事,或許是擔心別人的不知道會如何看待,或是自己覺得很丟臉等等。不過有些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不堪,只是還沒準備好怎麼去面對!
回應媛媛:
心理輔導與治療是一段「歷程」,這段歷程可能會有許多新發現,也可能會有難受之處,需要靠治療師和當事人共同努力,為了改變負起責任,才能慢慢地好起來呢!
回應珮瑾:
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事情是很好的觀點!或許這是你落實的人生哲學吧!不過有些事情(如創傷)是沒有辦法用大腦控制要記得或遺忘,當面臨這種狀況,就沒有辦法覺知到自己正在逃避,更別說解決了!現在的你,回頭過去的你,有發現自己的成長,真好!
回應羿庭:
你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呢!你看到了王浩威對父母的不諒解,若他能看見父母的用心良苦並懂得感恩,就不會有這樣自卑的心理了。你真是個貼心的小孩,看見父母的用心,懂得感恩父母,很棒!你特地去找書研究,加深了這門課的學習,好棒的!你看完書的分享想必更加深刻!
云筑和晨儀都有提到「一切傷口都已結疤為美麗的圖騰,成為我自己力量的來源」這段,傷口可以是學習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將會讓自己更有力量,也是改變的開始!
回應聖倫:
離家的孩子都有一段自己背後的故事,總是要自己學習獨立,很多事情自己學習面對,能做到是很不簡單的!我認為人跟家庭是一輩子牽繫在一起,無論走得多遠,「家」永遠在背後,離不開的!不過我也認為,有時候距離也是種美感,反而因為有時候與家保持一些距離,而更能感受到對家人的思念與關心。要再更靠近家一些,是需要時間的!
回應子瑄:
年少輕狂啊!不必感到愧疚,這只是想法而已,對吧?很多人都會對於家庭有「怨嘆」的想法,不過回過頭來,能夠看到曾經這樣子想的自己,是很大的成長!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生許多的事情
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會成為我們記憶中的一部份
當我們在遇到類似的事件時,就可能會被引發出當時的創傷經驗
有時候雖然沒有明確想到不好的回憶,但卻可能會有難受的感覺。
我覺得心理治療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的,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解決的。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那一片消失的記憶拼圖,被內心的脆弱埋葬了,不願面對更不願去談,原來,創傷的痛苦,可以徹底抹去一個人的記憶。而那段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也因為那段選擇性的遺忘,改變了王浩威醫師的一生,他害怕自卑更甚至憎恨,這些都是他改變的因子,最後他重組了生命中支離的拼圖,與父親、與那年17歲還在學習的自己和解。
從王醫師身上我找到許多共通點,對於父親,從慈愛、無語、不解、甚至憎恨,對於一個無力的孩子無從選擇,也無法介入改變,只能獨自掙扎替自己圓一個合適的解答,這就是命,你永遠不會想讓人知道你的脆弱,所以才把不願面對的事遺忘,埋藏心底。
我還在學習。
「自覺像上流人物,對父母引以為恥,這就是青少年的自傲與自卑吧!」
也許自己和別人所注意到的不一樣,比起王浩威所寫的立志語句,更吸引我的是這種對父母不能諒解的心情。
看完這篇文章,也許是記者的輕描淡寫,未寫出王浩威的內心恐慌,或是自己未親身經歷,王浩威的爸媽雖然欠了許多債,但王浩威並沒有真正吃到苦頭,他依然在求學路上平穩的走,自己其實找不到王浩威憤怒與怨恨的理由。
雖然如此,但是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句話解釋現下很多小孩與父母間之衝突。
現在的父母讓我們衣食無慮,反而造成不太懂得感恩的心情,
小時候總會和別人的爸媽比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好,產生某些時候的自卑心理,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真正對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只有父母。
自傲和自卑其實只有一念之隔,若能感恩每個屬於自己的父母都一定有讓自己自傲的地方。
就個人覺得,其實王浩威的自尊心太強了,才導致如此
在每個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不快樂的回憶。
看完王浩威醫師的分享,讓我更加懂得珍惜與家人的緣分,別讓自己活在記恨中,使彼此後悔。
過去的王浩威醫師,是多麼不快樂,但後來因為他放下來,所以讓他自己的生活活的更多采多姿。
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好多好多,選擇放下,才會讓自己自由。
人,不能總是活在負面的生活裡,未來的生活也許我們無法預知,但是....也可以靠著自己去揮霍自己的人生。
家人的情感是永遠切不斷的,即使多恨,心中還是很在乎,勇敢面對自己的心,別讓後悔找向於你。
「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他寫著:「我想告訴您:放心,一切傷口都已結疤為美麗的圖騰,成為我自己力量的來源。……我將這一切寫下來,在心中默唸,相信在世界另一端的您,一定可以透過風的朗誦,清楚聽到我的聲音:謝謝您!」他也告訴自己,「減少那一切不必要的罪惡感和憤怒。當然,這不太容易,我自己也還在學習……。」
※他所寫的這些話,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感動。人永遠都在不斷的學習,因為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快樂、也擁有更多的自信面對未來的人生。「犯錯」「自卑」並不丟臉,丟臉的是......你將自己封閉,而選擇墮落一輩子。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很多人對於自己所不喜歡的人事物總是避之唯恐不及,選擇當作沒這一回事,
但當你放下成見,試著去理解你所逃避的那些種種,
就會發現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問題存在,這一切取決於你自己本身是否願意去深入理解。
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每個人往往都會對某些事情印象特別深刻,記憶猶新,
甚至於很多人會用照片來記錄生活中美好的點點滴滴;
但對於一些事物卻選擇遺忘,尤其是不好的回憶,總是刻意不去提起與回想,
漸漸的到最後只會記得有個不舒服的過去,卻壓根想不起來是什麼事情了,
但其實應該要敞開心胸,勇敢的去面對,這樣對你才是好的!
「我爸命滿苦的,就是一個悲劇,他的人生可以更好的,可惜一切命運都跟他作對。」
原本有升遷機會的父親,因為年少時的經驗讓他無法順的當上主任,又後來的一場車禍造成身體上缺陷,讓父親陷入自卑絕望的情緒沼澤裡無法自拔,最後只能自怨自艾日復一日過日子。
「他們是那麼的完美;等我開始可以判斷時,他們卻變得那麼不堪。我沒有辦法找到中間地帶。」
父母親過去都是知識分子,有著高等學歷與完美人生,造就作者完美主義的個性,命運的安排形成與現在巨大落差,這落差讓完美主義者無法接受,開始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出現,現實生活的殘酷是他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最後用逃避來避開它是最快的方法,但是這自卑的種子其實已經深埋在作者內心深處。
「不想讓對方知道我家是誰,不能讓對方進到我的世界裡,」
作者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他恨父親自怨自艾、恨這個家不是光鮮亮麗,他其實並不喜歡自己也恨自己不夠完美,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根本沒有辦法愛任何人,包括他的家人、朋友,也沒有辦法真的打開心胸讓愛人真的了解自己、自己的過去,總之就是失去愛人的這項能力。
「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被遺忘的往往就是生命中我們最不想去面對的事,但是記憶並不會被抹滅,它會像被收到櫃子的最底層深處,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其實它是會一直影響你的抉擇、想法 最後改變生命旅程; 之所以榮格大師會認為「被你遺忘的,往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因該就是這個原因吧!如果無法面對這些記憶,可能一直陷在沼澤中,無法找到出口。
看到這句我有嚇到,畢竟親情是那麼的重要卻能這樣忽略父母
以父母為恥更讓我震驚,可能我和我爸媽關係很好所以沒辦法體會吧
雖然生老病死無可避免,但要我面對死亡的事實我也覺得很害怕
曾有多少回,因為我的莽撞,害她人受傷,明明是自己記性不好與粗心,當大家在指責時,當下我也覺得都是別人的錯不可能是自己的錯,批評後,過一陣子才想起,她們是無辜的,不應被我這樣指責,因為羞愧卻說不出三個字:「對不起」!
很多事情在剛開始發生時,對於處理事情的態度往往欠佳,一 直到事後才趕到後悔莫及,以前的我比較容易衝動,面對事情的發生沒在用大腦思考,常常做出後悔的決定,直到事後才發現其實還有不一樣的選擇。現在漸漸長大,學會了先冷靜思考,再用理性的方法去判斷解決,這樣之後才不會又出現後悔的決定。
想要刻意去遺忘的,在心裡面一定是很在意,不願去想起的,
但是這才是往往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有勇於面對、去思考,才有辦法克服。
而我想要遺忘的,是關於感情,因為傷太深就越不敢去接觸,但我想這還是人生必經之路。
理解,就是一種和解
所以在憤怒的時候,要先想想為何要生氣,理解事情的原由。
但是在事情過了很久,回頭想想,其實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所以要憤怒時,也要想想對別人、對自己,
找到一個圓滑、和諧的方式處理。
前提:一位精神科醫生總為別人做心理治療,但自己的內心卻千瘡百孔,充滿憤怒與怨恨,是一個多麼令人震驚的事情,那種感覺就像是一位歌手沒有了耳朵,還可以唱歌,但卻不知道自己所唱的每句走音了沒,有如王浩威只能表面上醫治病人,但卻沒辦法用心近距離的給予病人良藥。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一直在學習,犯錯更是常事,
不要只會看到別人不風光的一面進而選擇疏離,甚至刻意遺忘,
你從不知道他們是多努力的要向看不起他們的人證明自己。
也許作者厭惡自己的無能為力和大環境下的不景氣,可是逃避的行為只會更加強自己的厭惡而已。
他可以試著與父母認真的談談,「理解,就是一種和解」很多負面情緒增長就是在於不理解,
只要試著瞭解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就會更懂得要以何種方式回應,
之間的關係也許就不會那麼緊繃,也就可以用為對方著想的心裡來組織這個家。
應該在滿足自己虛榮心之後,以更加開放的思想去正視這些事情
「你回頭去看,去想,慢慢釐清一些事。」
也許那是你不希望被發掘的傷痕,但傷痕若不處理他將會把心腐蝕潰爛,那何不用另一種心態來面對他?
在當下,思考會被自己當時的情緒所掩蓋,而做出一些不恰當的決定,
過一段時間後,靜下心來去檢討,試著發覺事情的弊端與解決方法。
但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任你有時間去回顧,像是作者與父親之間的親情,就算這時的他想通了,卻也來不及了。
其實在我生人中最重要的事很難被我遺忘
因為這些事有快樂有悲傷,都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回憶
除非像醫師那樣人生中有很大的巨變,才會選擇遺忘吧。
人跟人之間常常因為互相的不理解而產生誤會
而我小時候對爸爸就沒有像對媽媽那樣的親
因為他總是會要求我一大堆事情
這些事情都是我覺得很煩很討厭的
長大後才發覺原來他的叮嚀跟要求全部都是為了我好
而我也終於理解,這就是變相的跟爸爸的一種和解
佳琪和唯哲都有提到,被我們所遺忘的事物,或許是自我保護的機制,也是成長的契機。這是個很棒的觀點,創傷就是通往療癒的開始,雖然被壓抑了下來,但已經在潛意識埋下成長的種子!
回應彥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不願開口提起的事,或許是擔心別人的不知道會如何看待,或是自己覺得很丟臉等等。不過有些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不堪,只是還沒準備好怎麼去面對!
回應媛媛:
心理輔導與治療是一段「歷程」,這段歷程可能會有許多新發現,也可能會有難受之處,需要靠治療師和當事人共同努力,為了改變負起責任,才能慢慢地好起來呢!
回應珮瑾:
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事情是很好的觀點!或許這是你落實的人生哲學吧!不過有些事情(如創傷)是沒有辦法用大腦控制要記得或遺忘,當面臨這種狀況,就沒有辦法覺知到自己正在逃避,更別說解決了!現在的你,回頭過去的你,有發現自己的成長,真好!
回應羿庭:
你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呢!你看到了王浩威對父母的不諒解,若他能看見父母的用心良苦並懂得感恩,就不會有這樣自卑的心理了。你真是個貼心的小孩,看見父母的用心,懂得感恩父母,很棒!你特地去找書研究,加深了這門課的學習,好棒的!你看完書的分享想必更加深刻!
云筑和晨儀都有提到「一切傷口都已結疤為美麗的圖騰,成為我自己力量的來源」這段,傷口可以是學習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將會讓自己更有力量,也是改變的開始!
回應聖倫:
離家的孩子都有一段自己背後的故事,總是要自己學習獨立,很多事情自己學習面對,能做到是很不簡單的!我認為人跟家庭是一輩子牽繫在一起,無論走得多遠,「家」永遠在背後,離不開的!不過我也認為,有時候距離也是種美感,反而因為有時候與家保持一些距離,而更能感受到對家人的思念與關心。要再更靠近家一些,是需要時間的!
回應子瑄:
年少輕狂啊!不必感到愧疚,這只是想法而已,對吧?很多人都會對於家庭有「怨嘆」的想法,不過回過頭來,能夠看到曾經這樣子想的自己,是很大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