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仰看見在地文化─佛頭港祀典武廟
一、佛頭港的歷史
佛頭港是由王宮港、媽祖港與關帝港三條港道聚集而成,北邊的王宮港(廣安宮)、中間的媽祖港(大天后宮)與南邊的關帝港(開基武廟)在景福祠交匯,往西再漸往西南至鎮渡頭(今協進國小),與安海海匯流,注入舊運河道。
二、祀典武廟 歷史
祀典武廟又名大關帝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其為明鄭時代鄭經建立的四大廟之一。四大廟為今日的孔廟、北極殿、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歷經多次重修與擴建,較重要者為:1690(清康熙29)年,道台王效宗將廟門改為南向,並擴建正殿、後殿、左右廡廊及初拜殿、三川門、廟前石埕等。1725(雍正3)年,清廷敕封關羽的祖先三代爵位,並製神位供奉於後殿三代廳。且奉旨與文廟一樣舉辦春秋二祭,使之成為全台最有規模,也是唯一擁有官方祀典尊榮的武廟。
日治時期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但仍在百姓心中仍維持其信仰上的崇高地位。1983(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三、廟宇之特色
廟門用門釘而不繪門神,代表神格較高。門釘為九的倍數,「九」為陽數之極,是祀典武廟之地位表徵。而其門檻也較他廟為高,亦是高神格的代表。
廟內匾額眾多,例如清咸豐七年皇帝御筆「萬世人極」,另有府城名匾「文武聖人」、「文經武緯」、「至大至剛」、「至聖至神」、「大丈夫」等,其中又以引自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的這塊「大丈夫」匾最有名,被稱為府城的四大匾額之一,此係1791(清乾隆59)年道台楊廷理所題之。
祀典武廟後殿另奉祀月下老人,為台南民間所述的四大月老之一,可依廟方人員指導,求取紅線、姻緣粉等結緣物。
武廟內另有奉祀文昌帝君,與孚佑帝君、文衡聖帝、魁斗星君、朱衣星君合稱「五文昌」,台南人每當考季,許多考生常將准考證影印放置文昌神桌前,祈求考試順利。
關帝廟幼稚園:1897(日治明治30)年創立的台灣第一間幼稚園,園址即位在祀典武廟的六和堂。
四、在地職人訪談
時間:2017/11/29 地點:祀典武廟 受訪者:廟內工作人員林先生
當初鄭成功來了之後,開始把赤崁樓附近的範圍當重要行政據點,其實這廟宇之前不是叫武廟,是叫「大關帝廟」,是為了與民間崇奉的小關帝廟開基武廟做區分。我小時候港道遺址也沒有了,記憶中廟宇的修整是1990年代以後。
信徒不只境內,境外也很多。祀典武廟叫作城內廟,以前這叫府城市區,還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因此城外百姓若要進城拜拜,有時要走很久,也怕太晚城門會關閉,所以清代才會在今東區再設立關帝廳。這幾十年來,祀典武廟附近改變相當多,40、50年前這邊路上都很暗,雖然有神明護持,但是小孩子還是不敢走這條道路。當然近二十年來不會有這種情形了,現在這附近連晚上都有遊客,古蹟、廟宇、老街、小吃遍佈,燈光明亮。
五、創意標誌:
設計理念
在思考這個標誌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就是:關聖帝君(關公)!因為這間廟的主神就是祂!而關公一般給人的印象就是較為嚴肅,便想要到以Q版的方式呈現,因為這樣感覺比較親切!
對於祀典武廟聯想到最合適的代表字為武,因為祀典武廟的主神關公是屬於「武神」,而武關公的代表物為關刀,於是便有了將關公、關刀及武字三者做結合的想法。
設計者 106-2黃昱炫、劉家鳳
六、資料來源
《祀典武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5%80%E5%85%B8%E6%AD%A6%E5%BB%9F,2017年12月檢索。
《台南祀典武廟》,
https://zh-tw.facebook.com/TainanGuanGong/ ,2017年12月檢索。
圖、文/劉家鳳、凃鴻緯、黃昱炫、蔡禹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