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神農街很難不被五顏六色的窗花所吸引,仔細一瞧,窗花的上頭寫著「辛記藝品」四個字,透過濃濃年味的窗花,已暗示您──賣的是傳統藝品。
▲53號貼滿窗花的辛記藝品
老闆辛銘發的阿公那一代就住在這裡,所以房子可是有上百歲了!辛老闆小時候跟著阿嬤、表弟表妹親戚們住在55號,53號當時則是承租給別人。55號算是自家住宅,神農街奇數號的房子都是二進一落的格局,所以55號的前面是廳,中間是井,後面可以住上一戶人家,最後面就是廚房,廚房上面還會有陽台。阿嬤在時55號開的柑仔店,什麼都賣,算是台南排的上名的雜貨店,那時的神農街可有「台南第一街」的稱號,可想而知55號的柑仔店的名氣頗大,什麼都賣,應有盡有。當時的孫子們一早起床後都得幫忙推雜貨到門口幫忙販賣。隨著海安路的拓寬,神農街被斬斷,人潮的移往海安路與水仙宮市場,55號的柑仔店也開始移往水仙宮市場,由姑姑所經營,當然整個神農街的生活重心也逐漸的移往水仙宮市場去。
▲當作住家、後來阿嬤開柑仔店的55號外觀
▲充滿回憶的55號
▲陪伴成長廚房後院的樹
53號辛記藝品現址,一開始就是承租出去,在辛老闆的印象裡曾經開過燙髮店。就光是第一進,無論是樓上樓下都能住三到四戶人家,大家都共用中間天井中的井水與洗澡間。其中第一進臨神農街的樓上,這個空間原先在清代郊商時期用來堆貨物或是讓夥計住的空間,在辛老闆的印象裡,在這麼狹小的空間,就擠著三戶人家,住最前面臨神農街的位置是在巷口賣果汁的人家;中間的位置,則是住著用推車在賣蕃薯椪的小攤販人家;而樓下的最前面臨路面的位置,曾租給修改衣服的當工作室。幾乎什麼行業都能在神農街裡找到,才稱為台南第一街啊!大家就是以金華府為生活重心,要出海、作什麼事都要來廟裡問關老爺准不准。
從辛記的出租狀況,以及承租人的行業,看到了神農街在50-80年代的樣貌與景況,隨著時代的推進與轉變,承租人紛紛離開,原本在此生活的兄弟姐妹與親友,也紛紛搬離,漸漸變成了倉庫。十年前辛銘發先生剛好退休,想要出版一本有關算命的書,出版社希望他能夠以工作室的名義出版,辛老闆想起了他兒時的神農街老屋,老屋卻因為久沒住人逐漸頃毀,讓原本從事建築業的他相當不忍。尤其這裡充滿了他兒時的回憶,這裡也是他阿嬤最初開柑仔店的地方,睹物思景,燃起了他想延續阿嬤精神的念頭,於是又再一次的回到神農街來,以其興趣開起藝品店。就因為這個緣份,阿嬤用過的百年梳妝台,辛老闆才會將它搬到店門口當裝飾,延續阿嬤在此開店的精神。
▲53與55號中間放著阿嬤的百年梳妝檯
辛老闆平時喜愛收藏古董、茶具與佛像等相關的物品,收著收著累積一二十年,自然數量龐雜。藝品店的陳設方式大概會將相同的藝品擺設在一起,方便入內觀看,辛老闆平日所坐的位置前方右側櫃子可看見滿滿的茶壺,閒來可見辛老闆拿著刷子、刷刷他的茶壺。至於後方可看見各種姿態佛像護衛著辛老闆,透過這棟特有天窗的百年老屋灑下陽光,把古董與藝品都照射得閃閃發亮,就像當初阿嬤的柑仔店存在在神農街裡,成為老街風景的重要一隅。
▲辛記裡的茶壺展區
▲灑落陽光映照古董的情景
▲接受採訪的辛銘發老闆
▲因為本計畫要協助製作老宅故事,促成曾住55號表兄弟姐妹,再次聚首
夏家祥、鄧南一、陳冠伶、孫健凡/蕭百芳採訪
黃詩涵整理 / 蕭百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