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e-Learning)校園社群(e-Community)服務台(e-Service)系所班網(e-Class)登入
106-2 許藏春故居
by 王茗禾, 2018-09-28 20:09, 人氣(1305)
許一個萬古藏春,屹立百年五條港
許藏春故居

如果你有逸興來到府城悠遊,如果你穿梭於台南的大街小巷,如果你有閒情漫步於神農一條街。那麼你必定不會錯過屹立於此百餘年的許藏春故居。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從清領時代便流傳下來的諺語,揭櫫了當時身為進出口貿易三大港市的景況,貨物的進出口交易,使得當地商業繁榮盛極一時。而身為府城的台南,做著雜貨的買賣,米、糖的出口,無不經過五條港街區。五條港以港道為主,從最南邊的安海港算起,依序為南河港、北勢港、佛頭港,以及新港墘港。各港有各自的家族帶領,劃分勢力範圍,且以廟宇為該區的信仰中心。而作為五條港貿易中心的北勢街,便是現今的神農街,出現了一位名為許藏春的重要人物,為五條港歷史寫下了最精彩的一頁。

許藏春一八五三年生於福建,19歲跨海來到台南府城,起初,任北勢街景祥行雜役,許藏春做事認真負責,受到老闆的賞識與器重,地位一路攀升,人脈廣佈,亦自創行號,取名「益泰行」。而在清末安平開港後,擔任德國的東興洋行買辦。日治時期,也曾任台南三郊組合會第二任組合長、台南地方法院舊慣囑託、台南學務委員、地方稅委員、保甲與衛生局長等職務,足見其為當時台南地區重要的士紳之一。許藏春在地方上排解糾紛,濟貧扶弱,造橋鋪路,修護廟宇,疏濬港道,受人敬重。晚年的許藏春,為了落葉歸根,回到福建迎接生命的終點,於一九一九年安然離世。

許藏春後人許氏一族開枝散葉,多分佈於福建、台灣、菲律賓等地,目前已至第八代。台南市政府為了讓世人瞭解歷史名人,在二〇一七年二月九日在神農街57號立下「許藏春故居」的牌子,門外亦有許藏春的簡介,目前許氏後人委託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經營,立門匾「益泰行」,以紀念許藏春之商號。

許藏春故居原先作為雜貨店,進行商品交易買賣,但是隨著時過境遷,雜貨店已被取代。現今的許藏春故居,多為舉辦展覽,供民眾參觀的空間

走到「神農街57號」,看到的是經過整修的百年老屋,外觀方面,全面保留老屋二進二落的傳統結構,在屋內皆是透過糖渣代替水泥,來做為構築房子的一環;而一些木製的建置和以前買賣所使用的秤子等也受到妥善的保存,來到許藏春故居,不止可以看到傳統建築與器具,更可藉此回想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況。走到中庭天井,不難發現位於右側牆邊以紅磚砌成的水井,導覽人員施誠興先生表示,該井已經有兩百年歷史。依據志工的講述,井內仍有一至兩人高的深度,因為連接地下活水,曾經看過鱔魚游來造訪。在民國三、四〇年代,家家戶戶都會有個水缸,是做儲水用的。而從清代開始,由於當時引水不方便,大戶人家都會花錢挖一口井,在街屋中間的天井開鑿水井,既方便生活飲水的汲取,也具有消防儲水的作用。中間的天井具有採光通風,收集雨水的作用,四面而來的雨水歸於天井之中,四水歸堂,民俗認為具有聚財的象徵意義。